大灣區低空經濟聯盟就新一份施政報告圍繞發展低空經濟,提出一系列共12個範疇45項具體建議措施,重點聚焦頂層規劃法規監管、空域管理與UTM(低空交通管理系統)、跨境貨運、應用場景及國際合作等核心議題,為香港低空經濟高效發展提供建設性建議。 大灣區低空經濟聯盟創會會長、立法會議員葛珮帆表示,2025年行政長官施政報告是行政長官李家超先生的第四份施政報告,具有繼往開來,強化施政,繼續推進香港在一國兩制下配合國家整體發展方針及發展大局,配合國家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發展新質生產力、應對複雜國際環境、推動建設文化強國等整體國家目標,具有重大時代意義。本次新聞發佈會旨在綜合各界意見,就全方位加快香港低空經濟發展,提出涵蓋頂層設計規劃、政策法規、基礎設施、跨境合作、應用場景、技術標準及人才發展等12個範疇,提出45項具體建議,冀能為香港開拓經濟新增長點,讓市民切實感受到創新科技帶來的便利,推動大灣區成為全球低空經濟的「先行者」及「示範區」,並助力我國低空經濟企業搶佔全球低空經濟過萬億市場的新「藍海」。 葛珮帆續指聯盟自2024年成立以來,一直致力支持政府夥同大灣區內各城市發展低空經濟。感謝行政長官於去年施政報告中提出發展新質生產力、配合國家整體發展策略大力發展低空經濟。財政司副司長領導的發展低空經濟工作組,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推動低空經濟發展,在過去的大半年已經在修訂法例、推動監管沙合項目、與內地對接、及在策劃「低空交通管理平台」方面開創了良好的局面。 聯盟認為頂層規劃是低空經濟發展基本要素,因此聯盟建議制定全面香港低空經濟發展策略,確定香港成為全球低空經濟的「先行者」及「示範區」。以及成立「低空管理局」,負責落實政府低空發展策略、建立「低空交通管理平台」、監管低空空域、統籌航線及營運審批、跨部門協作、及推動大灣區跨城協作等工作。並推動低空經濟產業在本地及區域合作的發展,發揮背靠祖國、聯通世界的獨特優勢,讓香港成為國家發展低空經濟的對外示範基地,協助低空經濟產業於東盟及一帶一路地區發展,推廣透過香港發展低空經濟的機遇,吸引海外及內地有潛質企業及人才落戶香港。聯盟亦建議政府應繼續加強跨部門低空經濟工作組的工作,延續至本屆政府任期內,並為相關協調工作的具體目標延伸至五至十年,讓低空經濟的成效可以得到穩定性的政策支持,不會因政府換屆而有所改變。 全面的法規與監管是確保低空飛行安全有序的關鍵。聯盟倡議制定明確的粵港澳無人機跨境飛行許可指引,規範飛行範圍、申請流程、設備標準、操作人員資質(如跨境飛行資質)、飛行操作規範(如高度、速度限制)、緊急情況處置預案(如墜機回收、資料保護)及保險覆蓋範圍等,協助企業合規開展跨境飛行業務。並立法要求所有無人機必須使用政府的地理空間數據平台,並接入政府的「低空交通管理平台」(UTM),實時上傳位置、高度、載荷、電量。該平台與公安、應急救援及地區管理等相關部門實現緊密聯動與協調,對違規行為自動發出警告,並實施鎖槳處置。 通訊網絡是低空經濟飛得起、管得住的重要支撐,聯盟建議構建覆蓋 200 米以下空域的中低頻+ 高頻毫米波雙頻網路(5G-A / 5.5G 演進方向),由政府資助鼓勵網營商有計劃完成部署,優先服務警用巡檢、消防急救等公共領域,逐步開放至物流配送等民生場景。此外可參考內地無人機管理架構及條例,結合本港政策,構建分級、靈活且安全的無人機頻譜管理體系,面向政府治理和城市管理劃定專用頻譜,並預留足夠頻寬,減少頻率干擾風險,保障城市巡檢等低空經濟應用獲得安全可靠的通訊保障,支持實時高精度圖像回傳。 跨境物流被視為香港低空經濟具發展潛力的切入點,利用無人機進行跨境貨運,能極大提升大灣區內高附加值貨物的運輸效率,鞏固香港作為國際航運及物流樞紐的地位。聯盟建議將屯門內河碼頭相關的海關及物流配套設施改造成低空經濟物流運輸中心,善用內河碼頭可在15分鐘內連接香港國際機場貨運區的地理優勢,以及內河碼頭範圍內珍貴的土地資源,建立優質的低空客運和物流中心。 配合內河碼頭的跨境物流運輸建議,聯盟提出冷鏈運輸應用場景。聯盟建議將香港國際機場高空貨運與正在建設中的大灣區低空經濟物流鏈對接,將高增值、急時效的貨物,由大型貨機轉用中型無人機,配合冷鏈運輸,實現同日到達市場及客戶手中,拓展餐飲、高端食材等市場機會,這將為香港推動低空經濟,特別是跨境物流、進出口貿易、高級食肆等行業帶來輻射效應,開拓廣闊商機。 除上述應用場景外,低空技術也能夠賦能旅遊項目,提升本港旅遊地位。聯盟提出充分利用本港擁有全球獨有的「山海城」景觀、優美的海岸線及獨特的地質公園等,結合載人無人機的獨特空中遊覽體驗,打造「低空+文旅」的新旅遊模式。並考慮打造啟德郵輪碼頭低空維港遊、地質公園、滘西洲、千島湖、海洋公園等低空旅遊航線。 聯盟的長遠目標是推動香港成為國家發展低空經濟的對外示範基地。這需要香港在技術標準、商業模式和治理體系上與國際最高水平接軌,並利用自身國際網絡,將成功經驗推廣至「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及地區。聯盟建議舉辦國際低空經濟峰會,將本港及大灣區推行低空經濟的成果,以及相關企業的發展經驗,推廣至世界各地,尤其是「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讓香港成為全國低空經濟先進企業走向國際的平台,及低空經濟的國際樞紐。 香港作為國際科創中心,擁有「背靠祖國,聯通世界」的優勢,聯盟認為應善用優勢,於制定低空經濟標準層面,支持業界與內地相關單位合作,制定低空經濟標準,包括統一技術、安全、監管及服務標準(例如:無人機操作規範、城市空中交通管理、無人機及基建設施的技術規劃及人才培訓要求),建立一個對標國際、接軌內地的低空經濟標準架構,以鞏固香港在推動國家低空經濟發展中的獨特角色。